
“創客中國”寧波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旨在圍繞產業鏈,營造有利于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,搭建服務創新創業的平臺,發掘和培育一批優秀項目和優秀團隊,助力寧波市產業體系化建設,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。本屆大賽將歷時3個月,計劃于8月下旬進行決賽。大賽以“創新創業展風采,逐夢甬城贏未來”為主題,鼓勵廣大創業者和創客團隊們積極參與賽事活動,書寫寧波城市發展“新征程”。

“創客中國”本屆大賽呈現出社會參與面更加廣泛多元、賽事規模全面擴增的特點,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、小微企業園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部門和機構共同參與舉辦,設立覆蓋寧波各區(縣、市)的11個賽區,還增設了“先進材料”專題賽、“先進制造”專題賽、“專精特新”專題賽,多賽道同步跑。
今年,大賽開足馬力誠意引才。對獲得全國總決賽一等獎、二等獎的項目,單個項目給予100萬元獎勵,對獲得全國大賽總決賽三等獎的項目,單個項目給予50萬元獎勵。對獲得寧波賽區一、二、三等獎及優勝獎的項目,給予總獎金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。此外,大賽還為參賽項目提供投融資對接、宣傳展示、落地入駐園區、“專精特新”培育、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等一系列政策支持。
圍繞產業鏈,部署創新鏈,配置資金鏈。營造有利于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,搭建服務創新創業的平臺,發掘和培育一批優秀項目和優秀團隊,催生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模式和新業態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成長為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,深入實施制造強國和數字經濟“一號工程”,助力我市產業體系化建設,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。
聚焦新材料、電子信息、智能制造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領域,重點突出高端裝備、關鍵核心基礎件、智能傳感器、智能機器人、工業互聯網等領域。
1.在我市注冊,符合《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》(工信部聯企業〔2011〕300號)的中小微企業;
2.參賽項目的創意、產品、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歸屬團隊核心成員,與其他單位或個人無知識產權糾紛。
1.歷屆大賽的參賽企業從緊控制參加本屆大賽,歷屆大賽的獲獎項目不參加本屆大賽;
2.參賽者不可重復報名參加寧波市以外“創客中國”區域賽、專題賽、境外區域賽,對于重復參賽或剽竊、侵奪他人創新成果,以及用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獎項的參賽者,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。
初賽包含區域賽、專題賽。區域賽共設置11個賽區,由各區(縣、市)經信局、寧波高新區經信部門牽頭,分別為海曙賽區、江北賽區、鎮海賽區、北侖賽區、奉化賽區、余姚賽區、慈溪(前灣)賽區、寧海賽區、象山賽區、高新賽區,其他區域參賽者統一由市級層面推薦至就近賽區參賽,著力發掘和推薦本地區創新能力較強、發展潛力較大的中小微企業。
專題賽分為“先進材料”專題賽、“先進制造”專題賽、“專精特新”專題賽,由大賽承辦單位聯合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寧波分院、寧波諾丁漢大學、甬興證券有限公司分別舉辦,其中“專精特新”專題賽項目征集面向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

自評符合參賽條件的參賽者(以下統稱參賽者)登錄通過大賽官網(http://www.cnmaker.org.cn)統一注冊報名,分為企業組和創客組。報名企業在進行注冊和統一身份認證后,應提交完整報名材料,并對所填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。大賽官網是報名參賽的唯一渠道,其他報名渠道均無效。大賽不向參賽者收取任何費用。
各地經信、財政等部門可根據大賽要求組織、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創客報名參賽;各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相關行業協會、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、小微企業園等均可推薦各領域優質項目報名參賽;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不參加各地初賽,通過各地推薦或自薦報名形式參加專題賽。
各賽區負責區域內項目報名材料的形式審查,對符合參賽條件且提交報名材料完整的項目確認參賽資格。
對已報名注冊成功且通過資格審查的參賽者,由各地經信部門按區域組織開展初賽,各個賽區征集參賽項目不得少于90個,在各賽區報名的基礎上,每個賽區擇優推薦7個項目(創客組項目不少于3個)進入寧波復賽。
專題賽征集參賽項目不得少于30個,由高校、科研院所、證券機構等合作舉辦,推薦5個優質項目(創客組項目不少于2個)參加市級復賽,其中“專精特新”專題賽推薦5個企業組項目進入市級復賽。
對入圍復賽的項目開展線上投票,針對票選排名1—5位的項目分別加0.5分,0.4分,0.3分,0.2分,0.1分。
復賽路演采用行業賽的形式進行,根據入圍復賽的參賽項目(不少于100個)的行業領域,分為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集成電路、數字經濟、生物醫藥等行業賽。組織專家通過現場路演和答辯等方式進行項目評審。
按照一定比例評選出若干個優秀項目入圍寧波賽區決賽,進入決賽的項目可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參賽資料。
組織評審專家對晉級決賽的參賽者進行現場答辯。現場公布每個參賽項目的評分結果,按得分高低分別評選出一、二、三等獎、優勝獎,并對獲獎的項目頒發證書。
邀請主辦、協辦單位相關領導分別為一、二、三等獎、優勝獎獲獎項目頒獎。大賽同時確定一批優秀對接服務單位和個人,對在參賽項目推薦、產業對接、賽事組織等方面表現突出、成效顯著的單位予以鼓勵。
對獲獎的項目開展實地走訪、項目審查等盡職調查工作,結合調查結果擇優推薦獲獎項目參加全國總決賽。